企业探秘

RockShox名人堂 跨越20年的前叉长啥样

8.jpg

Judy DHO – 1997

作为RockShox的尝试项目,无论是BoXXer还是BoXXer PRO,都只是小批量生产,交付给职业车手测试使用,等到真正量产时,BoXXer摇身一变,成为Judy DHO,使用回Judy这个名称,既是对Judy DH的纪念,同时也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9.jpg

Judy DHO支持传统V刹、吊刹以及碟刹。

10.jpg

市售版的Judy DHO最大行程为100mm。后来,随着BoXXer进入市场,Judy再次站在产品系列的分叉路口,“重口味”版Judy被命名为Judy XLC,去抢占不断增长的FR(自由骑)市场。作为横跨XC、DH、FR三界的大佬,Judy心中一定感慨万千。

11.jpg

BoXXer PRO – 1998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额……不对,是BoXXer PRO又回来了!1998年BoXXer PRO终于等来了出头之日,作为市售产品在商店货架上亮相。量产版BoXXer PRO拥有150mm行程、HydraCoil液压阻尼机构、32mm超粗管径……基本上,前一年在顶级车手手中看到的原型产品的特点它都有。

12.jpg

市售版BoXXer PRO的叉脚与外管采用一体锻造成型技术,强度大大提升。随着碟刹的繁荣兴盛,V刹只是象征性的留下一对安装孔。

13.jpg

Rocky

没有涂装,没有介绍,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RockShox还是将它展示出来,任何一款产品都是宝贵的经验,不应该被遗忘。随着BoXXer大规模投入生产,RockShox的研发工程师们觉得搞个新玩意:倒冲前叉。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这款产品从来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或赛道。

14.jpg

由于BoXXer项目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而大行程倒冲前叉在BoXXer的基础上没有什么性能突破,最终被证明是死路一条,最后该项目被放弃,但它仍在RockShox研发部门的进化史上留下一页。

上一篇:“国内最强”后勤车?探访SRAM中立服务后勤车

下一篇:探究机械的精密之美—RST前叉昆山工厂参观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