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观察

自行车行业该如何做大女性市场

女子业余车队成立潮流能否激励更多女性加入骑行

在场地车项目上,中国国家队的女将能比男队员们在世界舞台上夺得更多奖牌。她们给自行车爱好者们带来国家荣誉感,但由于我们的举国体制,这些专业队员跟普通人的距离很远(最多在签名会上见一面),难以成为激励力量。普通女孩并没有练习场地车的条件,很少人有动力去效仿。

标杆型的业余车手则不同,她们从我们身边产生,跟我们有着相似的身体条件和训练环境。平时关注赛事报道的读者,甚至可以看着她们一步步成长。刚入门的车手,尝试报名离家不远的比赛,都有可能跟仰慕的业余高手同场竞技,感受她们在赛场上的速度,观察她们如何控车、何时进攻,通过交流学习她们的比赛经验,甚至在赛后买一两件跟高手同款的装备。

今年,自行车业余赛场上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批女子车队。先是一月份成立的首支独立的女子商业车队“志庆-斯威夫特(Neco Swift)女子车队”;再是于三月召开了正式的新闻发布会的,由RTS-脉腾洲际车队教练林文进促成的“RTS-脉腾女子天使车队”;在五月的上海自行车展集体亮相的“Girl Power骑记力量车队”;还有后来的“阿司特速盟车队”和“智慧渔业女子车队”等。这些车队以公路车队为主,涵盖少量山地车队员。

RTS-脉腾女子天使车队

女队里的女车手们不再以个人身份单枪匹马地作战,或在以男选手为主的车队里作为少数存在。此前业余赛女子组缺乏关注度,不仅是因为参赛人数少,女性体能总体上先天不如男性,还因为缺乏团队,各自为战,导致比赛节奏缓慢,尤其是公路赛中的大集团巡航速度让人着急,领奖台总被特定的几名女选手占据,比赛缺乏悬念,给人“女车手总是不思进取”的印象。

当女子比赛的观赏性,不止步于欣赏女性被贴身骑行服包裹的曼妙身材,而确确实实有竞技运动的激情和故事性,值得被媒体用更多篇幅报道时,女子比赛的观众中也将出现更多女性。女子车队的相继涌现,有助于在未来改善这一点,提升女子业余车坛的总体实力,减少个别选手对各项赛事大包大揽的情况。女选手的总体关注度高了,也有可能改善比赛中男女子组奖金悬殊的现状。

自行车业余赛场上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批女子车队

当然,目前这些赞助商的动机主要是为品牌博取关注,认为女子比赛竞争相对较小,被赞助的车手更容易上奖台,这在商业上是天经地义。但假如大家能有共同把蛋糕做大的长远眼光,应更着眼于吸引一般的女性群体加入骑行,当市场体量大了,大家能一起赚钱。

实际的办法有如举办骑行培训沙龙或女性入门级别的骑游活动。活动需要噱头,需要有影响力的人物去引导,已组建的女子车队就能提供现成的榜样。女性大多是感性思维主导的,她们需要懂她们的人给予鼓舞和陪伴,她们需要同性伙伴告诉她们生理期时怎么办,指导她们如何习惯上锁才不会摔倒,她们需要确认骑车不会让她们变得过于男性化,她们需要看到骑车也可以很美。

为什么女性市场有做大的空间

以我的观察,户外运动俱乐部中商业化最成功的就是徒步俱乐部,它们的参与人数多,活动密集,商业模式比较成熟。而参加多几次徒步活动你就能发现,女性参与的比例可达六至八成,普遍多于男性。为什么?女性远比男性更热衷于旅游,男性则有越来越宅的趋势(王者农药有毒)。假如节假日不想去挤旅游区,何不来一场清静的乡间骑行?

不可否认,骑游党是后续发展出各类型自行车爱好者的根基。一天骑五六十公里,中途享受一顿农家乐,很多普通人能承受这样的骑行量,又能一饱口腹之欲。很快,体能练好了,开始挑战日行一百公里、日行两百公里,来场多日小长途,加入当地的夜间拉练小群体,尝试报名业余赛的体验组,或者去学游泳玩一场铁人三项赛。入坑后的路很长,会产生一系列的消费需求。

入坑后的路很长,会产生一系列的消费需求。

这条升级链要形成的关键点就在久坐不动的普通人向开始第一场短距离骑行的这一步。这个关键点有没有市场爆发的机会?有!

共享单车市场已经火了一年了,数以千万计的老百姓重新开始使用自行车。我们都知道共享单车不好骑,假如只有三成共享单车用户发现骑行还不错,在未来两三年内希望买一辆更轻快舒适的自行车骑骑当运动,这里对于我们的市场来说有多大,有多么容易让平时就爱旅游的女性开始她们第一趟骑行之旅。

美骑观察丨自行车行业该如何做大女性市场

当需求爆发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准备好优质专业的女性产品线及对路的市场策略?

上一篇:数千万产能 厂商谁是共享单车幕后推手

下一篇:冷热交替 强季节性下自行车销售策略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