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观察

当业界集中投入公路车时 谁在悄悄投入软尾山地

于现在这个时刻大举投入国内双避震车领域,是行动过早,还是抢有战略先机?


国内业界关心软尾的人目前较少

上一期《美骑观察》提到,在2016年美骑自行车消费者问卷调查中,有48%的用户表示拥有公路车,比例仅次于硬尾山地车。据参加了2016年台中周的凯路仕曾副总介绍,公路车产品,特别是中高端公路车产品是台中周里的主角,未来两年品牌商们都会加大对中高端公路车的投入。(注:每年10月举行的台中周是两年后自行车潮流的预示,因为台中周里,全球品牌商会闭门商议下一年零件的种类和规格。)

当国内业界各方都偏好将资源投进公路车领域时,相对重口味的Enduro、AM、DH等山地车成了厂商讨论较少的话题。

美骑观察丨当业界集中投入公路车领域时,谁在悄悄投入软尾山地

厂商联动产品发表会“白鸽行动”的总召集人廖武雄先生(熊哥)曾将该会2014年的其中一个教学主题定为“双避震车的机构设计”,并建议国内,尤其是大陆的厂商多进行软尾山地车研发。熊哥曾在会上表示:“国外双避震车与单避震车的市场是8:2的比例,比较来说,国内在双避震车方面还大有可为。国内XC车型的低价战状况是不可逆的,市场只允许产品的价格越走越低。要想走出泥潭,就要引导市场注意力转向双避震车,这样无论对整车还是对零件都能产生商机。”

呼吁归呼吁,软尾车目前受众面窄的现实让国内厂商轻易不敢在这方面有大投入。

2016年美骑自行车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仅有7.38%的用户表示已拥有软尾山地车,偏好重度山地骑行的用户仅占8.25%,远远低于偏好公路骑行的用户比例(高达79.19%)或偏好轻度山地骑行的用户比例(达62.37%)。

软尾车市场狭小、重度越野爱好者很少的重要原因是越野场地稀缺。

在《美骑观察丨中国滑雪产业要取得突破可与自行车业联手》一文的评论栏中,读者Cycle-X提出“速降公园对缆车是刚需”,说明进阶的山地车友对场地的需求不仅仅是在山里开挖一条路线、堆几个飞包这么简单,他们希望线路由专业人士设计,场地内有便捷的附属设施,而且可以不用推车就能享受到纯粹的下坡乐趣。

软尾山地车产业,山地车公园,美骑观察深度评论

▲密苑云顶乐园内的缆车设施

山地车族群的体量能否承载厂商的野心

以笔者的观察,目前在国内最看重软尾市场机会的是来自加拿大的Norco诺客。为了解决场地问题,它的中国团队已拿下多乐美地、亚布力、万科松花湖、云顶、太舞这五个北方雪场,用作山地车公园的合作,在2017年还会谈成与富龙雪场的合作,这些公园全部装配有缆车。

投资山地车公园,复制Norco在加拿大地区和惠斯勒山地车公园的营销模式,是Norco在中国增加品牌曝光的重要战略部分。

多乐美地是Norco在国内最早开展合作的一家,笔者在2015年10月采访Norco全球市场经理Chris Cook时,Chris曾表示计划让该公园自负盈亏,但强调自行车品牌对山地车公园的投资重视的并不是投入产出比,更看重骑行文化的构建。

这位美女在多乐美地山地车公园骑着的红色的Norco女士软尾车,就是Norco投放在公园里的租赁车

▲女骑友在多乐美地山地车公园骑乘Norco的租赁车。

2016年,通过增加速降以外的户外运动项目的方式,多乐美地在夏季第一次实现了盈利。与此同时,一些山地车经销商透露,Norco山地车在国内的销售状况相比预期不太理想。

“通过构建文化带动产品销售,这个等待期太长了,效果不会立竿见影,车子不可能突然大卖。”其中一位经销商分析道。

当笔者在2017年2月再采访NORCO中国的前副总经理侯俊豪先生时,他言语中的重点已经从“做文化”转为“增加盈利”:“场地设计施工、场地运营、赛事活动合作、教学培训,都是NORCO中国可盈利的方式,已经不只是卖车了。”

然而比较尴尬的是,侯俊豪先生口中目前真正能让合作的山地车公园盈利的是“穿越、越野跑、徒步、森林娱乐项目、攀岩、露营、儿童夏令营、夏天避暑休闲、团体拓展、音乐节等大型活动”,不是山地车项目本身。

软尾山地车产业,山地车公园,美骑观察深度评论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赛场上的高端自行车租赁生意

下一篇:SRAM退出SHIMANO坚守 内变速花鼓有无未来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