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观察

工厂转移东南亚 中国自行车制造剩下什么?

“世界工厂转移到东南亚,中国还能做什么?”

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为获取廉价劳动力,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向东南亚国家迁徙。2006年初,日本丽生钟表工业投资3亿日元在河内工业园区建立精密模具和树脂部件成型工厂。日本三菱重工2009年在越南开设了独资的飞机部件生产公司。东南亚对外资呈现的吸引力日益显现,各个媒体也有相关报道探讨世界工厂的转移给中国带来的利与弊。中国是自行车生产大国,年产量在8000多万辆(2015年总产量8026万辆),长期承担世界知名品牌的代工生产,但整个行业仍然属于重劳工的生产。近些年同样出现大量品牌厂商转移的现象,除了上文提及的各个已在东南亚设厂的品牌,据Lapierre吕经理透露,目前某北美大牌也在积极准备到越南设厂。

那么对比东南亚和中国,两地间的优劣势是什么呢?“2015年8月波士顿咨询报告中以美国为基准,分析并比较了全球前25大出口经济体的四项关键维度——工人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能源成本以及汇率水平。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直接导致中国代工厂优势降低。据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工人每天的平均工资是27.5美元,远高于印度尼西亚的8.6美元以及越南的6.7美元。相比于美国,中国目前的制造成本优势已缩水至5%以下。”关于成本的大幅上扬,从业多年的老前辈感同身受,元渝KS许荣裕先生表示如今大陆的人工成本、税率、土地租金、生活成本以及其他附加费用都不比台湾低,这二十几年来累积的优势正逐渐消失,这也成为他将高端生产线保留在台湾的一大原因。


中国大陆仅有少数企业能够获得反倾销税豁免权

而且中国自行车长期遭遇欧盟及北美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大陆地区只有捷安特、爱地雅、欧亚马等少数企业能够获得反倾销税豁免权。前段时间,欧盟委员会重新审计了目前已征收反倾销税的国家,虽然一些倾销税已经到了取消的时间点,委员会还是考虑延长部分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其中就包括2018年到期的,针对中国自行车整车的48.5%的反倾销税。另一方面,东南亚部分国家则因为被豁免了这部分税收更具吸引力。越南因为早前加入跨太平洋关系协定(TPP),其产品在美国和太平洋地区享有价格优势(但2016年11月,曾被视为最大受惠国的越南宣布正式停推TPP,并将继续经济开放政策)。柬埔寨因受益于欧盟提供免关税地位,目前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自行车出口国。其政府也努力巩固柬埔寨的自行车工业,包括相关上下游工业,目前也有不少整车厂从越南转移至柬埔寨,今年12月柬埔寨官方向欧盟提交申请延长免关税年限。

当然东南亚地区也未能尽善尽美,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政治局面不稳定、经济环境动荡,均存在不确定因素。中国则有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天津等地已有成熟的自行车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备等也是东南亚地区短期内难以企及的,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也有品牌商称不会考虑转移生产线。

工厂

但,比东盟制造更具威胁性的是,笔者曾在《2016美骑运动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中谈到的欧美推出的全自动化生产极速工厂运作模式,其采用了“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全新模式,运用机器人和3D打印进行生产,将生产线挪回欧美等消费地。据悉,欧洲自行车与电动车产业拟将工厂重新搬回欧洲。另外,葡萄牙在欧盟的自行车产量排名第三,也已经转变为主要制造中心。

那么当高端生产线仍然保留在台湾及欧美,中低端生产线转移至东南亚,中国大陆的自行车制造不免遭遇尴尬,或许中国的自行车制造大国角色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本土品牌在羽翼未丰、外来压力重重之下要如何发展,确实值得探讨。扩大机械化,降低劳工使用率,提高生产效率,有所取舍,寻求附加值更高的生产,只是这些说来都比做的容易。

上一篇:下一个消费点 自行车涂装定制

下一篇:先解决路权问题再来谈“骑行强国”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