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拥有徕卡镜头的华为P9想到MAGURA与烈风
前天(4月6日),华为在伦敦召开P9和P9 plus手机发布会,最大的亮点就是与德国百年传奇相机品牌徕卡合作的后置双摄像头及全手动控制的专业拍照系统。徕卡镜头的硬件光学水准和联合完成的成像质量软件调校,让手机摄影都能体现徕卡级的拍摄效果。黑白+彩色的双摄像头组合让用户在拍照时,既可以得到更自然的色彩还原,又令照片无论在成像清晰度,还是在细节丰富度上都有大幅提升。
该合作让海内外的数码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都颇为惊讶,P9的起步定价为人民币3999元,用这个价格就可以初尝徕卡的技术标准和品质,引起网友热议。这种德国高端供应商和国产品牌之间的互惠共赢,让我联想起同样是德国百年品牌的MAGURA(玛古拉)与“干它一半”的凯路仕烈风之间的合作。
MAGURA的自行车零配件一直保持着高端的市场形象,与它有合作的整车商也多是欧洲品牌。当它选择合作品牌时,它需要确保装有MAGURA产品的车款符合MAGURA的品牌定位。
凯路仕烈风在业界是有争议的,它以低于行业下限的价格高调切入市场,就像华为切入欧美市场时那样让竞争者不快,MAGURA作为供应商也感受到了些来自业界的压力。但凯路仕和MAGURA的合作由来已久,两者已有五六年的默契,MAGURA理应对凯路仕的忠诚有所回报。
由于对产品质量把控严格(有着油缸刹把五年防漏保固的承诺,需排除大量瑕疵品并承担着高额成本),MAGURA最著名的几款高端产品的每年产量其实很少,占据金字塔尖的地位,在国内不少山地车DIY爱好者心中是神化了的存在。前些年MAGURA对进入中国的步伐持谨慎态度,加上德国制造的光环,让普通车友有了“买不起”、“买不到”的印象。
与国产话题品牌合作,就能告诉普通消费者MAGURA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市场能见度,也为今后寻求与更多整车品牌合作时树立样板案例。MAGURA的竞争者比它更早开展与中国整车的合作,也就占去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如蔡司早便与诺基亚、索尼展开合作,徕卡在这种模式中是后来者。他们都需要做出反击。也许今后我们会在更多跨界产品上看到徕卡,也许我们会在更多品牌的整车上看到MAGURA。
烈风目前有三款山地车使用了MAGURA的MT2油刹
烈风的悉尼T+和米格1976T+山地车使用了MAGURA的TS4气压前叉
买四千的P9手机不等于就让你拥有徕卡M9的拍摄体验,买四千多的烈风悉尼T+也不等于你就能捏到MT8的顶级手感。但对于华为和烈风的消费者来说,用着成熟供应商的入门产品,依然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技术下放、高水平的售后保障、德式生产标准、严格的品控和逼格的提升。
“用了徕卡镜头的手机,那可是怎样的成本概念……”这些国产品牌们通过高端供应商的品牌价值来突出自己的“性价比”,从而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他们在媒体间制造新闻,将高端品牌的粉丝纳入自己的目标顾客群,变相扩大了市场。
不过,自行车市场和数码市场毕竟不是一个量级的,目标消费群的总体专业知识水平差距也较大,“MAGURA - 烈风”组合并不像“徕卡 - 华为”组合那么有轰动效应,但两者的相似之处还是十分耐人寻味。
华为P9邀请了《国家地理杂志》知名摄影师David Gutenfelder为其站台,凯路仕烈风也曾邀请XC奥运冠军马丁在发布会站台以展示专业形象
上一篇:喧宾夺主?电动车“盘踞”中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