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北京航轮钛合金车架的零部件加工
接下来我们看到全自动数控雕刻机在为头管刻上品牌logo,使用的是钨钢雕刻刀。
由于钛合金的硬度很高,雕刻使用的刀片在每加工约20件就需重新打磨一次。如果是加工铝合金,大概三天左右才需磨一次刀。
工人在放大镜下观察打磨的效果。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简称“线切割”,是采用电丝(此处用的是直径0.18mm的钼丝)作为工具电极,并在电丝和工件(钛合金板)间通以脉冲电流,利用脉冲放电的腐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在此被切割的是前叉的叉脚。
一个叉脚需完成两面轮廓的切割,这是被切完一面的半成品。
这是两面都切割完毕的半成品,单个切完这两面需耗时一小时四十五分钟。
这两部研磨机分别对应粗研磨(左)和精研磨(右)两道工序,它们的内壁都是橡胶材料。前者类似滚筒洗衣机的工作原理,里面加入的是研磨石和研磨液;后者的工作方式是高速震动,里面加入的是细钢珠。
钛合金的圆管在这台液压机的重压下可被加工成锥管等异型管,由于钛合金的硬度很高,有时需要被加热至高温时才可变形。
这两台机床可为管材铣出弧度。有了弧度,管材才能被焊接在一起。
最后,带领我们参观的吴厂长亲自为我们示范“整车校正平台”的操作,他在航轮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了。校正的目的是保证后轴中心和立管、头管在一个平面上,而这个平台只能处理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焊接造成的微量变形——也只需处理微量变形,因为各角度在加工前就已被设定好了。
我们在工厂发现了两辆钛合金古董,这辆是20年前航轮发给员工的“内部福利车”,现在仍被拿来做通勤用。由于要带小孩,工人在上管处自制了一个“座椅”。后来添加的钢制前货架已是锈迹斑斑,而钛合金车架上丝毫没有锈迹。据员工介绍,他们故意不把车擦干净,是因为用来通勤怕丢。从90年代初起,Hi-light一直是航轮的自有品牌。
这一辆则大约是13年前的员工福利车。航轮怕扰乱市场,不允许员工在厂外出售这些车。
13年前的Shimano造型。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