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风“干它一半”凭什么拿金单车奖最佳创新营销奖?
如今距离“干它一半”发布会已经有一年多了,看市场上的表现,烈风似乎在今年已经基本解决了去年产量不足的问题,在我们身边骑烈风的人也多了起来。一个国产新品牌能短时间在业内掀起舆论大风浪,实属罕见;在一片争议中坚持商业创新,并有效地大幅提高了市场需求量,可谓智勇双全。它获得了2016美骑金单车奖的最佳创新营销奖,让我们通过一次专访,来了解凯路仕·烈风董事长邓永豪先生的商业逻辑,同时看看他有没有实现当初设定的小目标。
▲凯路仕·烈风董事长邓永豪先生
美骑:您如何评价烈风今年的市场表现?
邓董:其实整个发展在我们的预期之内,我们去年就预测今年会有关店潮,今年我们确实看见各品牌的实体店关得很快,传统渠道销售下滑得也很快。正好我们从去年9月以后就搭了这么一个O2O、F2C(即“从厂商到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平台。这一切还是发生得挺快的,我觉得我们的动作跟时间节点还是挺匹配的。
至于产能,我们还是低估了今年的需求,没想到碳纤公路车的需求有那么强劲。因为我们在柬埔寨的碳纤维厂还没有完全启动,所以今年的供货还不是很及时,有些型号不是在所有时间都能供得上。我们也希望明年柬埔寨的碳纤维厂能启动,就能打开产能的瓶颈。
美骑:也就是说缺口集中在碳纤公路车吗?目前公路车销售占烈风总销售的比例是多少?
邓董:碳纤维车架对品质的要求还是蛮高的。公路车今年的比例已经去到了接近30%,这是很高的比例了。因为公路车单价贵,以前的比例也就是5%至10%。我们预期明年公路车的比例,在烈风这个档次,会去到40%至50%。我们感觉高端山地车的市场在往下走,因为这里没有太多刚性的需求,反而是高端公路车的刚需比较大。
美骑:能不能透露预计到年底,今年烈风的整体销量会有多少?
邓董:具体的销售还不是很方便讲,要等年底财报的披露,但整体的销量应该是在10万辆以内,明年应该会突破这个数。
(去年11月美骑记者也曾采访过邓董:《烈风董事长:否认价格战计划明年干它三十万辆》)
美骑:你们做了哪些工作来说服消费者烈风的质量是值得信赖的?
邓董:从产品的设计到车队的使用,都充分告诉了消费者烈风是一个专业的运动品牌。你可以看到烈风赞助车手骑的车,和普通消费者买的车是几乎一样的。今年我们的车手们参加了100多场比赛,总共拿到了46个冠军,40个亚军,29个季军,证明凯路仕烈风车队在赛场上是一支成绩非常优秀的车队。在长时间的激烈对抗中,我们的产品还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帮助车手获得好成绩,就是最好的为品质的背书了。
(相关阅读:《胜场稳定全年46冠——凯路仕烈风车队的2016赛季》)
美骑:花这么多了资金去投入车队和赛事,对于烈风来说是值得的吗?
邓董:是的,对于运动品牌来说,这是必须的。没有这一个过程的话,怎么能让别人去认同你品牌的价值?我觉得运动车就应该有运动的基因在里面。我们在车队和赛事上确实投入了不少钱,也是千万元级的了。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