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金压力下的自行车店经营现状
什么因素让实体店利润微薄
“房租不是最大的问题,水货才是。”说这话的店主拥有一间总面积250平方米的车店,房租、物业、水电总计一年有80万元的费用,装修花去了50万元,如今也把一半店面转租了出去。“房租再高,该开的商店还是开着。举个例子,假如我是卖法拉利跑车的店,我不会在意房租。自行车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行业了,做高端国外品牌行货的境况尤其差,因为水货没必要卖捷安特的。顾客简单粗暴,进店就问价格。”他解释说。
从去年10月开始创建“沪上单车苑”的汤钟却有不同看法:“我可以活得很轻松,也能稳定发展,我从来不觉得水货是对我有影响的东西。其实水货是其次,主要问题还在房租。
“展开来解释,商家卖水货的价格还是能单件赚个50~80块钱的利润,这在淘宝上算是可以的了。但你在实体店要考虑铺租,你就会觉得铺租很贵很贵,卖货的利润很少很少,你就会觉得是水货影响了自己的生意——因为市面上有水货,你的行货才不能卖出好价钱。假如我只有个仓库,一个月的租金才2000块钱,那我卖货单件赚个几十块钱,我还是没压力的。所以上海实体车店的店主都活得很累很累,整天算铺租算库存,抱怨来抱怨去,是改变不了市场环境的。大家应该去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努力增加曝光和自我宣传,在租金无法降低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增加收入。”
那些有经营特色的店,在逆势扩张
“现在就算一天做三辆车的大保养,收服务费,也不能保本了。”
“人工、材料其实一点都不便宜的。”
很多生存艰难的车店认为如今在提供服务方面也难赚钱。
但手工技能过硬、擅长自我宣传、维修工时费收得不低的威尔单车的李健比很多店主都更有底气。他的店位于南京市中心,不沿街,一楼门店有28平米,二楼仓库有20平米,每年的铺租加水电需七万元,李健表示租金涨到每年十几万元都是可接受的范围,正计划搬至面积再大上几十平米的大店。“新店会有工作区、休息区、展示区、fitting区、训练区,弱化商品。目前我在修炼内功,因为软件和客户的积累需要时间,硬件随时都可以升级。”
▲威尔单车目前的维修区
他认为,现在的市场是存量市场,而不是增量市场。车店比以前多了,但消费者数量没有变,买家已经不足以养活那么多卖家了。守着粗放经营模式的老板就只能搬店、裁员、清库存,消费者回归理性,老板们就找不到消费者的新痛点了。他一个人,既是店长,又是技师,也是销售,还做很多事情,节省了很多人力成本。
以笔者的观察看,李健确实是个劳模。
北京AITA CYCLE是一家相当高端的主推个人定制的车店,他们的第一家店于四五年前开业,在去年下半年搬进了面积比老店大了一倍的新店,租金也是以前的两倍。
“我们需要有更大更好的空间为客户做定制及fitting的服务,因为这两项服务需要技师与客户做深度的沟通交流,而以前在做fitting服务时,客户常会因为过路客的进店而分心。另外高端客户也需要更具隐私的空间接受我们的fitting服务,这能让客户有更好的消费体验。对我们代理的相对小众的高端定制品牌来说,客户体验是最重要的。”
▲这辆PARLEE的美照,就是摄于AITA CYCLE新建的fitting和VIP区域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四环以外,AITA CYCLE的两次选址都看中了那里,是因为798对他们诉求的客户群来说,其实交通非常便利。798能辐射周边高级住宅、别墅区及机场。高端客户群经常要出国,所以会选择邻近机场的区域,而邻近机场的区域就数 798 周边的商圈、生活圈及交通条件(机场高速)最为发达。
“适合的区域是选址的第一考虑因素,店主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品牌定位及客户群。”AITA CYCLE的媒体负责人告诉我。
笔者这些天来在采访中听了各种各样的抱怨,也听过不少信心满满的话。但可以肯定的是,投了钱就做甩手掌柜,想着拿了个靠谱品牌的代理权就不用操心,就能挣钱的好事已经不存在了。正如汤钟所说:“那些抱怨车店难做的老板,你看他们有宣传自己的产品吗?有包装自己吗?一天就发一两条朋友圈,那生意会眷顾他们吗?客户会喜欢他们吗?绝对不会的。”也如李健所说:“像对待一份工作那样自己沉下心去做,租金贵就不要做那么大,要不就搬偏一点,不要想着挣大钱,就不会挣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