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房200km被迫远走海南 高人气成双刃剑
▲由于参与人数的骑行水平不等,不同车友抵达不同签到点的时间差距甚远
非竞技性骑行活动的原罪
磨房200公里活动的尴尬其实就是无法控制活动当天到场的人,无论增长还是减少报名名额,“空降”而来的车友数据难以估计。这种困惑的根本原因就是封路的问题,无法保证道路上只有报名的车友。
200公里的路线为了保证景色和补给便捷程度,磨房活动从来不用绕圈模式,而且长达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要完全封路并不现实。另一方面,磨房的组委会一直强调磨房200公里是一项非竞技性的普及型骑游活动,不对参与者的骑行水平作硬性要求,所以不同车友到达不同签到点的时间差距可能长达6个小时。如果封路这么久,肯定会激起当地民众的愤怒,为此磨房200公里举办地的交警部分最多也就在出发前10公里封路,并在危险路段实施半边封闭等交通管制,对于防止其他车友进入队伍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如果要完全封路,磨房200公里活动必定要抛弃一些它吸引人的点,如大幅缩短距离,或者将单程路线改为绕圈,或者远离城区,集中在人流、车流稀少的山区(这也很难找)。另一方面,如果磨房将路程进一步提高,如“磨房300km”,可能会让很多骑行实力一般的车友望而却步。因为性质类似的骑游活动,PBP参与者最多的一场活动人数也不超过2500人,8月份西安的400公里挑战也只有300人参与,不过这样不亲民的活动可能会与磨房调动普通车友骑行热情的初衷背道而驰。
▲路线规划合理、后勤保障充足、骑行环境优越,车友从中享乐,目前能够符合多个元素的优秀骑行活动并不多。
在矛盾中前行
当美骑记者询问下一年的磨房200公里会否回到广东时,磨房的组织者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显然他们自己也在衡量参与人数和项目落地之间的矛盾,他们只希望将磨房200公里从“爆款”活动改成精品活动,不过这个转型并不会一帆风顺。
对于磨房来说,超人气这个“幸福的烦恼”依然会继续,接下来11月。磨房分别在惠州和深圳举行益骑中国骑游活动,开放报名的3000和5000个名额都被快速扫清,许多车友都想找200公里的“替代品”,届时可能也有一定数量的“空降”车友。
从磨房的矛盾来看,它们的矛盾,其实也同样是车友们的无奈,因为骑行活动和环境的缺失,当出现这种路线规划合理、后勤保障充足,并有精美纪念品的活动时,任谁也不想错过(即使没报上名来)。如果出现一些优秀的竞争对手,能够组织出合理、有趣的骑行活动,分流掉部分想参与活动的车友,磨房200公里的组委会反而会高兴的。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广东的车店主们应该会挺期待磨房200公里活动回到广东的,因为那可以带来整车和装备销售的高潮,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磨房活动回来后,很多车友会抛弃平踏,入手锁鞋和锁踏。
《跨越海峡的超人气 磨房200公里引爆海南》
下一篇:租金压力下的自行车店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