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行车预测半年回顾 谁被打脸
价格战有所转变——以升配置代替降价
2015年烈风横空出世后给业界带来一个低价的旋风,低价高配成了国产自行车品牌不得不走的道路。自行车业界都希望这个降价风潮过快点过去,市场停滞和价格战的双重风暴杀伤力巨大到让他们难以承受。
到2016年,超高性价比依然是自行车业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是直接在价格上动砍刀的情况有所减少,品牌商们转而走维持价格,提高配置的路。在零配件价格也同样下滑的背景下,这样的策略对于品牌商来说无疑会温和一些,同时也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智能单车转型——碰到低潮期
从2014年开始诞生开始,智能单车一直是热门话题,无论是百度、乐视、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是700bike、野兽、基本概念等创业团队,都轮番带来一些自行车的新玩法、新元素。在2016年初,QICYLCL R1和野兽系列产品的推出,让笔者以为智能单车会走上一条强调竞技性能的运动自行车主旋律,但是显然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
在7月份,创业团队鸟蛋宣布停止运营,成为第一家正式关停的智能单车创业团队,而很多团队也销声匿迹多时,证明在风险投资机构收紧钱袋子的情况下,智能单车团队在一开始爆发之后,可能都要经历一个冷静和调整期,谁能在这段低潮里推出真正有亮点的热销产品,才是真的为智能单车指明一条坦途。毕竟背靠资本讲概念,没有确切的盈利模式,总有把钱烧光的时候,智能单车也要更冷静地思考自身发展道路。
高度整合的气动公路车——线管还是露着好
在崔克Madone 9.9和Specialized的VENGE VIAS面世后,变速和刹车线管全内走这项黑科技让人眼前一亮,当时就有预测说这种高度整合的线管隐藏设计将会被更多品牌采纳。不过现实却是,知名厂商中只有野兽跟随,其他厂商会在夹器、车把、座管等部件的整合上下功夫,但是全内走线还是非常罕见。无论在制造工艺还是组装、维修上,全内走线都对厂商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出现设计错误或者公差,将会极大影响刹车手感,而外观是否美观和气动性能又并非由线管一家决定,所以品牌商还是较为谨慎。
碟刹公路车——厂商推动的风口
碟刹公路车从诞生以来就伴随着满满的口水,现在UCI还由于安全问题禁止碟刹公路车在UCI正式公路车比赛中登场,但是自行车厂商们似乎等不及UCI的解禁了,十万火急地要将碟刹公路车推向主流市场。
在2016年,大品牌们基本上都在碟刹上下大工夫,将碟刹安装到各种类型的公路车上。一开始,车友会认为针对鹅卵石或其他乡间小路的舒适性古典赛公路车会是碟刹公路车的战场,但是在品牌商的野心面前,我们还是想得太简单了。不管你是轻量化爬坡战车,还是气动车型,只要塞得下,都要迎接碟刹化的改造,并且用筒轴取代快拆。目前,还是有部分车友认为碟刹放在公路车上显得很突兀,但是随着品牌商的力推,以后路上碟刹公路车越来越多之后,什么突兀都会习以为常了吧。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体验经济崛起 以试骑催动购买欲
下一篇:白鸽行动传达的五大自行车未来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