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匠心 SARTO工厂参观记
在这之前如果你没见过贴着SARTO商标的单车,你一定看过SARTO生产但贴着其他品牌Logo的单车。外媒Corey Sar Fox参访了SARTO的工厂,并见识了这个真正意大利家族事业的幕后人物。
SARTO位处意大利Veneto区域,在Padova东边,距离威尼斯与Treviso不远,而这个区域正是单车产业里最为人熟知的品牌,如Campagnolo、Pinarello等的故乡。很难想像SARTO那样美丽的车架居然诞生在Mellaredo工业区内,一条小巷子尽头的米色厂房里,没有任何招牌,只有一个被放在门上点明身份的指示牌,退色的板子上写着——“SARTO Antonio”。
虽然他们非常欢迎访客,但这里并没有展示间,只有一个可以容下两张塑胶椅子跟一张小咖啡桌,上面叠满了单车杂志与产品型录的接待区。
“SARTO”意“裁缝”,他们并不只制造定制车架,也提供常规市售款式的选项。
SARTO诞生于二次大战后,当时Antonio SARTO与他的兄弟们创立了“terzista”,一家专为其他品牌提供组装业务的工厂。他说:“当时我才14岁,每周,我都会跟两个兄弟骑着后方拉着拖车的单车,到Atala与Torpado的工厂。厂方让我们将车架带回来修整,清理车架焊接后的瑕疵。”接下来的20年中,他们三兄弟的服务范围扩大至制作一只完整的车架。那是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造成单车产业大爆发,也因此SARTO家族一直扩张代工产能。
“1973年,我们有40位员工,一天完成200辆单车,不只是车架,是200辆整车!”今年82岁的Antinio细说从前。那些产品多半是入门级的10速单车,贴着SARTO Mariella商标,出口到美国去。但是这波爆发没有持续太久,在80与90年代早期,公司又回头帮其他品牌代工车架去了。
20世纪90年代,Anotonio的儿子Enrico,在18岁时正式投身家族事业,他说:“我从来沒有想过离开这个事业,从小就在办公室与焊接工厂里,一边工作一边长大。我1992年毕业的时候,父亲已经准备好加入他兄弟们的退休行列,如果我将这一切放手的话,这会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
因此,父子俩达成了一个协议:如果父亲Antonio继续待着,儿子Enrico就加入这个事业,他们俩将一起建造更大的新工厂。当然,将扩大事业与营运,交付在一个18岁年轻人的肩上,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这是个丰收与饥荒时常交替的产业,代工厂处在一个岌岌可危的位置上——当需求降低,订单也跟着降低。
好在到了1990年代中期,订单不是问题。意大利单车制造商基本是生产多少就卖出多少。1996年环法赛场上的单车,有三分之二都是意大利制造,这里面又有一大部分是SARTO代工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