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KMC董事长:安全、舒适和耐用是共享单车命门

共享单车在2017年的热度进一步提升,OFO和摩拜单车都提出了年产千万辆以上的目标,并且纷纷走出国门,到新加坡、旧金山、伦敦等国际大都市推行共享单车项目。加上小鸣、Bluegogo、永安行等企业的发展,共享单车在体量上继续刷新大家的认知。

共享单车在生产制造上和传统自行车相似度很高,链条也是绝大部分共享单车的必需品,桂盟KMC作为全球最大自行车链条制造商,深入地参加到共享单车的供应链之中。鉴于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目前依然不明朗,美骑记者近日电话采访了桂盟董事长吴盈进先生,希望从供应链的角度来一探共享单车的方向。

kmc

美骑:共享单车迅速爆发,您怎么看待这个新鲜的自行车品类?

吴:2017年共享单车的产量预计可以达到2000万辆,大部分都投放到中国大陆的城市街头,形成一个特别的景观。充足、方便的共享单车的确是解决城市短途出行的有效办法。

美骑:短期内集聚两千万辆的需求,您认为共享单车是不是存在发展泡沫?

吴:在经济发展中,泡沫的意思是一样事物快速增长之后会迎来放缓,回归正常运作。至于共享单车,生产、投放速度的放缓是难以避免的。我预计共享单车在2018年会进入到整合、调整阶段,所谓整合是透过经济运行的自然法则,最终出现少数个真正的寡头。

至于调整,主要表现在产品规格和商业模式的重新组合,这是每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必经之路,没有从诞生开始就一帆风顺的生意,所有新生的硬件和商业模式都需要不断自我革新,等大众和共享单车企业都磨合好了,这个变革会安定下来。不过,共享单车不会退出市场,因为民众已经尝到了它的便利性,而且共享是未来经济的重点之一。

共享单车,bluegogo,小蓝单车

美骑:您认为共享单车对自行车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吴:对于共享单车的冲击,自行车业内逐渐有了一个共识,大量的共享单车在短期内肯定对代步用途自行车市场有不利影响,毕竟自行车始终有交通代步的用途,共享单车会削弱对交通代步自行车的消费需求。不过当市民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骑行的乐趣以及自行车出行的优势之后,可能会带动下一波运动自行车销售的热潮,而这波热潮会是持续性的,因为市民是通过骑行去体会自行车的优势,不是跟风的。

共享单车,摩拜单车

美骑:您如何看待有固定桩的公共单车和无固定桩的共享单车两者之间的差别?您认为共享单车后续发展的调整的重点是什么?

吴:公共单车和共享单车各有优势,前者是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管理,而后者是互联网创业潮下诞生的私营事业,从根本上就有分别。共享单车的优势主要是便利性,随借随还,不过这种营运模式后续肯定要改变,首先要配合政府的管理,不能造成市容市貌的混乱。在硬件上,共享单车也要重视安全、舒适和耐用,并形成一个有效的行业规格。其中,安全性肯定是优先考虑的,再来是车辆设计带来的舒适性,最后如果不耐用就会使运营成本急速上升,并被民众质疑其可靠性。

共享单车,ofo

美骑:摩拜单车、OFO都先后到新加坡、旧金山等国外城市运营,您觉得共享单车在海外能站稳脚跟吗?

吴:海外市场的成功指日可待,不过海外市场对产品的设计和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不能抛开安全舒适和耐用性这个大前提。欧洲很早就有公共自行车,也有共享单车,大概在20年前就有可供市民使用的模式,只不过在电子功能方面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欧洲款规格延续至今,并在全世界推行,关键还是硬件设计理念的成熟,如果没有可靠的自行车,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或者运营者要花大量成本频繁去维护自行车,而公共自行车这个模式也不会流传至今,其中台北Ubike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标竿,这是值得共享单车借鉴的。

美骑:作为重要的供应商,KMC如河应对共享单车走向高骑行质量、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趋势?

吴:KMC针对共享单车研发了专用链条,从高配置链条到安全基本款链条,供厂商选择。KMC的共享单车链条最高配置产品使用寿命长达3万公里,能承受1050kg的拉张力,并且具备全天候防锈防腐的特性。除此之外,KMC后续还会开发一站式的传动解决方案。

上周有外媒报道吴董事长在某证券论坛上表示共享单车“泡沫即将破灭”,他表示这可能是外媒因为翻译造成了理解上的差异。对于共享单车吴董事长还是持有积极态度,而是将开始面临硬件标准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在前期的竞争中,自行车的数量位于绝对的优先级,所以各企业都疯狂造车和投放。但吴先生认为自行车的设计和质量在后续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共享单车会有新的运营模式。一个可长可久的运营模式,它必须配合政府政策、符合民众需求,并且是一个可以长期获利的商业模式。

上一篇:NORCO邀您共享山地骑行的无限乐趣

下一篇:不输一线大牌的灵魂 倍速出行E-BIKE的技术内涵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