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川藏南线正在逐步消亡的天险和14个垭口
随着川藏南线大大小小隧道的通车,进藏的难度正在逐年降低。对于这个现象,很多骑友都感叹在川藏线上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早期进藏的老车手们也在庆幸自己经历了更多现在没机会经历的景和事。
从崎岖小径变为现在的荡荡坦途,川藏公路已经变化太多。
历史上的川藏公路
一、20世纪30年代:川康公路
▲川康公路
川康公路建设于20世纪30年代,是四川省会成都通往当时西康省会雅安的省际公路,也是川藏公路的前段。
二、1951年:康藏公路与川藏公路
▲康藏公路的修建和通车仪式
1950年,为了解放西藏以及防止国家分裂,在“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口号带领下,康藏公路开始修建,将西康省会雅安连通至拉萨。
1955年,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并入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区并入西藏。之后,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并称川藏公路。
这时的川藏公路虽然已经具备了雏形,但只是在进军西藏时使用,修路工期短,工程十分粗糙,加上藏区的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公路的维护不到位,导致公路经常断通,有时甚至陷入瘫痪。
三、1985年至今:维护川藏公路
1985年开始,为了强化处于边疆地区的西藏的稳定,防止国家分裂,川藏公路开始修治。除了提升工程的精细度之外,还打通了部分高山,并以隧道联通,用隧道代替了原本需要折返爬升到垭口的路。
现在的川藏南线
自1985年开始对川藏公路进行修补后,路况开始转好,部分山体被凿通修建了隧道。进藏难度的减小,促使西藏旅游业繁荣。
如今的川藏南线,除了折多山、卡子拉山、拉乌山、东达山、业拉山、安久拉山、色季拉山、海子山(南线)和宗巴拉山没有修建隧道之外,已经建成通车的的隧道有二郎山隧道、高尔寺隧道、剪子湾山隧道、理塘隧道(脱洛拉卡山)、通麦隧道。
在通麦天险地段,还有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迫龙一号隧道、迫龙二号隧道、迫龙沟特大桥、通麦特大桥将原本为天险的路段以柏油路连通。
▲左边是未修之前的傍山路,通麦天险已被柏油路和隧道代替
▲左图为迫龙沟特大桥,右图为通麦特大桥,从此天险成为历史
(美骑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不给自行车装脚撑的9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