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感悟

川藏线观察:聚光灯下的压力 新形势下的出路

【美骑编辑按】在2013年经历高关注高热度后,虽然现在的川藏南线(下文简称川藏线)依然时时出现在行业媒体的新闻里,看起来还是那般热闹,但其实已经渐渐离开了万众瞩目的大舞台。据商家统计,2014年骑行川藏线人数约为2013年的2/3,往后年份人数逐年下降。通麦天险通隧道,往日天路成坦途。而人数趋势与线路开发程度和通达度呈反比,人数下降的背后到底是消费市场的理性回归还是骑行市场混乱秩序所致?

*此处骑行市场多指骑行中介和服务点等为川藏线骑行提供服务和便利的商业服务设施市场,以收费混乱、价格浮动大、服务质量无标准、商家恶意竞争为主的混乱。


凤栖梧,有风来时起飞的是凤凰不是梧桐。在风口飞起来的猪也注定不长久。被捧在风口吹的川藏线,到底是猪还是凤凰?川藏线何去何从?

风雨欲来的布达拉宫

▲风雨欲来

风从何来?

如果我们把风口当做机遇或者运气,那么机会永远不会垂青没有准备的人。合适自行车发展的机遇环境、市场自身的努力都是风来的必备条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什么让广为传诵的川藏线真正的飞了起来?

1、骑行文化

或者说长途骑行的接受度。想来各位也饱受“又去骑车!放假就天天瞎闹腾?你看你天天骑车都骑成啥样了!有骑车的时间怎么不去找个女朋友啊?”这种对白之苦。随着骑行文化的深入人心,大家也就慢慢接受了骑车的存在。吃完饭出去转转和吃完饭骑车出去转转同样合情合理,好吧以后老娘去跳广场舞的时候你就去骑车吧!

2、群众接纳度

公共自行车的推广、自行车赛事的宣传和媒体的努力终于让家中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大致明白了:买一辆车去骑长途不是一件脑子进水的事,而是年轻人以为很酷的行为。近年来骑行呈现出并非年轻人专属的趋势,更多年龄段的爱好者都认可了骑行这一健康的运动方式。经济、健康、自由永远是骑行运动最耀眼的标签和吸引力。没准你唱着放荡不羁爱自由气喘吁吁地到达目的地,看到的是老张或老王组织的车队返程。

3、重整的秩序

一个动不动就堵车、泥石流、抢劫、出事故的线路总是不受欢迎的。随着沿途路段安保措施的严密,路况的升级和隧道的开通,骑行川藏线的难度和风险已经在逐年降低。甚至以往的通麦天险今年都通了隧道。信息通达和透明也降低了未开化地区发生恶性事件的概率。追逐梦想的前提是安全,风险在可控范围内无疑是给家里人最好的安慰。一个少有负面新闻的川藏线才能真正吸引骑友放心去骑。

通麦天险近况

▲通麦天险,画面右边就是新通隧道

4、政府鼓励

2014年3月27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在成都举行《四川省人民政府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促进两省区旅游业发展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强调在创新旅游合作机制,加强旅游通道对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联手打造和共同营造大香格里拉、318川藏线等旅游精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树立川藏国际旅游形象和品牌,共同构建无障碍旅游区。

2016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在今年这份计划里,骑行的地位明显提升,成为要“大力发展的运动项目”,而在五年前的计划里,骑行还只是要“广泛组织的健身活动”。这对于整个自行车产业来讲,无疑是又打了一剂强心针。(链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 要大力发展骑行运动)

打造沿途风景

▲沿途的经幡、风马旗、白塔和特色民居都是打造的旅游产品



上一篇:厕所革命 新型公厕会不会成为骑行者的福音?

下一篇:当我们谈论一人骑时,我们都在谈妹子?他们其实是这么想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