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拿不到投资也卖不掉公司 二线共享单车不到一年已无出路

在倒贴钱的大战里,体验比不上免费

从产品上说,共享单车是有差异的。

最开始,摩拜和 ofo 都不是体验最好的单车,前者太重、定位不精准,后者找不到车、损坏率高。

当时,出于单车前 4 年不用人工维护的考虑,摩拜设计的单车成本在 3000 元左右,采用了实心轮胎,但造成自重接近 25 公斤,用户也都反馈不好骑。

而 ofo 的单车成本在 200-300 元之间,但在路上总能碰见坏的单车,后期投入人工成本比较多。而且,早期由于没有 GPS 和有效的防盗机制,ofo 车利用率相对更低。

而 2016 年 11 月时成立的小蓝单车,综合了摩拜和 ofo 的单车设计后,推出的小蓝车,包括后来的变速单车,被称作“最好骑”的单车,加上运维的成本在 1300 元左右。

但没什么体验对用户的吸引力能比得上免费。

2017 年 1 月时,小蓝单车的联合创始人陈怀远说,以每年骑车 280 天计算,每天骑车 10 次以上,一次 0.5元,就能够回收成本。但这并没有算入折损率、运输、物流、应用开发等成本。

而摩拜,如果按每天 6 小时的使用量、年折损 5% 计算,不计算其他成本, 13 个月可以收回车辆成本。

但这些数字都是过于乐观的估计。去年 11 月时,摩拜称自己在广州运营的 4 个月,单车损坏率已经达到了 10 %。

之后各家都不再谈回收成本的速度,改谈免费了。周末免费、放假免费、会员日免费、开工第一天免费、庆祝融资也要免费。在之后送月卡、甚至倒贴现金红包。

共享单车不仅没有盈利可言了,连基本的流水都没多少。

这始终是个毛利微薄的生意,连喊出“三个月结束竞争”的 ofo 投资人朱啸虎,在 9 月底的活动上都说,摩拜和 ofo 合并才能盈利。

为了获取用户流量,二线单车不得不跟上免费/优惠活动。比如,小蓝单车在 3 月时推出半年免费骑行卡,哈罗单车在 7 月时推出免费骑行 45 天等。这让原本收入微薄的租金,就更少了。

现在,大部分二线单车公司拿不到新的融资,导致资金紧张,就不得不去挪用押金投入市场竞争。但这又容易引起押金提现问题,进而影响公司运转。

小蓝单车副总裁胡宇沸今年 2 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承认,小蓝单车的押金一大部分是留存用于客户的退款需求,其他一部分押金是用于继续生产车辆。

共享单车,酷骑,二线退押金,融资,摩拜,ofo,小蓝单车,小鸣单车,哈罗单车

随着相继倒下的二线单车,因为押金难退的情况,让更多人转向有芝麻信用免押金的单车公司。现在接入芝麻信用分免押金的有 ofo、永安行、小蓝单车、1 步单车等 11 家公司。

越来越多单车公司接入信用骑车,就意味着越来越多公司失去了押金池。这种情况下,连最后挪用部分押金来投入生产都没机会了,而增长停滞,就没有新的押金进来,资金链就彻底断了。

这就陷入了一个循环。共享单车的流量来自线下的车。用户已经不像去年那样拿着手机对着地图寻找单车,而是在街上看到车扫码骑,这就要求企业投放足够量的单车到街上。

不仅造车需要资金,现在单车的线下运维成本也越来越高。

今年 4 月以来,各地关于单车的监管叫停多家企业继续投放新单车,对数量进行控制,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比如单车需要安装车载卫星定位装置、线下落实自行车停放区、押金需要设立专用账户等,同时指出,对乱停乱放问题严重、线下运营服务不力、经提醒仍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运营企业,应公开通报相关问题,限制其投放。

这意味着,包括人力运营和建设电子围栏的线下成本又增加了。

二线单车连卖掉也不可能了

一般来说,创业公司的出路,无非有两种,上市或被收购。上市需要公司有持续盈利的能力,但这是目前共享单车企业都缺乏的。剩下的就是卖掉了,但能被买的理由又有什么?

共享单车本质上不是一个有技术壁垒的行业,带 GPS 的单车、运维的系统,这些也不是技术难题,十几家单车企业也都上线了。

原本有不少像哈罗单车这样的企业,在 2016 年下半年入场时,决定只在二三线城市投放单车,抢占一个个区域市场。

共享单车,酷骑,二线退押金,融资,摩拜,ofo,小蓝单车,小鸣单车,哈罗单车

如果能彻底占领一些区域市场,它们可能有经营或者卖掉的价值。

但摩拜和 ofo 靠着充足的融资速度,进入二三线城市的速度比大多数小公司更快。到今年 5 月时,摩拜和 ofo 已经投放到了拉萨。

而且哪里有免费,哪里就有用户。摩拜和 ofo 每进入一个新城市、每一次新融资,都喜欢补贴用户,免费骑车来庆祝。

在比达咨询 2017 年4 月发布数据中,摩拜和 ofo 共占了 92.6% 的市场份额,其它 60 多家的单车企业只占据了 7.4%。摩拜和 ofo 远远超过其他公司的总和。

本质上,共享单车和过去的网约车、团购、O2O 一样,都是被资本催生出来的互联网生意。但没有哪个不赚钱的新生意像共享单车这样,在 1 年时间里聚集了这么多资本。达到同等规模,团购花了 7 年、网约车花了 4 年。

资本催生大互联网公司的速度已经越来越熟练了。最后剩下的大多是一两家公司,融资不够快的公司被很快甩开。

剩下的一两家大而不倒的公司会怎么样,还没人知道。

至于投资方爱说的合并了能盈利。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已经超过 1 年、美团点评时间更长。

上一篇:Lightweight传奇 源于BMW的一次完美邂逅

下一篇:山地车界的Face担当——RACE FACE

大家都说

[!--temp.www_96kaifa_com_cy--]